应勇介绍,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7.9万件。今年1月至9月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5.9万件。强化行政生效裁判、行政审判、行政执行监督,促进公正司法。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生效裁判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59件;对法院立案不当、适用审判程序错误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4万件;对法院违法执行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0.1万件,对行政机关怠于、拒绝履行法院裁判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1万件。依法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行为在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提出检察建议7.4万件。深入开展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2023年以来,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2017年7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提出检察建议77.8万件;行政机关仍不依法履职的,向法院提起诉讼5931件。主动融入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展“检察护企”等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加强涉环境污染处罚等领域行政检察监督,与自然资源部共建行政检察和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多措并举促进从源头上减少同类案件发生。践行人民至上,开展“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依法规范推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依法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持续做实检察为民。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检察人员政治和业务建设,完善行政检察制度规范,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执法司法机关协作配合,6个省份建立省级层面府检联动机制,持续夯实行政检察工作根基。
业内专家表示,“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是当前物流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环效率低”是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
9月11日,第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投洽会”)在厦门圆满落幕。本届投洽会吸引了120个国家和地区、18个国际组织、1000多个境内外政府机构及工商企业团组、近8万名客商参展参会。据初步统计,688个项目在大会期间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额达4889.2亿元。
作为中国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投洽会达成多个“首次”成就:首次举办全球发展合作展;首次设置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专区,展示“中国投资”和“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设置“丝路海运”展示专区以及1万平方米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区,为扩大国际投资合作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2024世界投资报告(中文版)》《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中国外商投资指引(2024版)》等多份权威投资报告在投洽会举办期间发布,为投资者提供大量翔实专业的信息资源,助力参会者更好地把握全球投资景气、市场脉动,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此外,“云上投洽会”还进行了优化升级,推出AI智能预对接撮合功能,发布各类投资项目3000多个,推进投资促进线下线上、会内会外的结合,切实提升了投资洽谈实效。
围绕“一带一路”、RCEP扩大朋友圈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出海浪潮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许多发展机遇。马来西亚-中国科技促进委员会执行会长田光辉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至今,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过去,“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主要以基建为主,通过基建来带动贸易和出口,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就业岗位。如今,科技合作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田光辉指出,科技合作将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注入新的发展动能,除了帮助当地提高基础设施硬件能力之外,还将为当地的数字转型、经济转型提供很大帮助。特别是中国的5G通讯、数字支付和互联网技术,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田光辉告诉记者,在全球气候挑战下,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环境问题,而科技将带来能源革命。发展中国家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需要依靠科技手段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技术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样例。他还认为,中国科技出海有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合力来共同开拓新兴市场。
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约国全面生效,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进入全面推进实施的新阶段。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人民币,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其中,东盟连续四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也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特别是对东盟国家在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绿色能源、电子消费等领域投资增长明显。
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高于我国对全球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2022年,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的最大投资来源国,对印尼投资规模仅次于新加坡。2023年,中国继续成为柬埔寨最大投资来源国和印尼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
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占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去帮助他们寻找合作机会并进行自由讨论。他以德崇扶南运河项目为例,表示柬埔寨政府并不提倡零和博弈,他们的主张是互利共赢。这一项目既能帮助降低碳排放,对气候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加大内部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据了解,中柬合建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17亿美元,2028年建成通航。该工程设计建设长度180公里,建成后惠及沿岸约160万人口,将会有力地带动柬埔寨经济发展,降低山洪风险,同时促进灌溉系统的发展。
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平台
投洽会举办期间,在第22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对接交流活动(后称“活动”)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离岸制造,到在岸制造,到全球制造的转变。下一步,对中国的新投资促进,重点还是要推动新全球化的前行。而新全球化的前行一方面体现在“引进来”,一方面体现在“走出去”。
活动中,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在演讲时提到,近年来外资流入经历了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的过程。从2000年到2010年,制造业和房地产在外资流入中占主导地位,当前制造业占比在资金引资中已经在五分之一以下了,但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行业等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企业逐年上升,在2023年的时候比例已经达到了37.4%,创历史新高。
“在与跨国企业的交流中,我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外资企业在加码,在中国的创新就是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比如说阿斯利康、罗氏等跨国的药企纷纷和中国的药企展开合作,致力于实现在中国和全球的同步研发。”刘明华认为,新阶段的引资思路,要从传统的引入资本资金,到重视引质,也就是我们的高质量和智力的发展。
刘明华建言,探索引资的新思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加速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降低外资准入的一些标准,降低在获取信息、认证准入等环节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其次是引质重于引资,鼓励更多的城市吸引外资的研发中心来落户。目前,上海和北京是两个最重要的引入外资在华研发中心的热点。其他的城市也可以结合当地高质量产业链的特色,来决定引入外资的研发中心,同时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
“2024年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息调查报告中显示,84%的受访企业其实是非常认可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条例方面的制度性的建设和工作,但是仍有一半的企业觉得在执行过程中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刘明华指出,未来需要继续提升营商环境特别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指导工作。
在中国·阿联酋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自2012年进入阿联酋市场,中国银行已设立了迪拜分行和阿布扎比分行两家机构,深耕当地市场,支持阿联酋经济发展和对华经贸往来。
林景臻还表示,中国银行将打造沟通交流平台,共同促进中阿经贸对话合作。同时,建立优质高效服务机制,为阿联酋来华投资企业、中资“走出去”发展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跨境结算、并购融资等金融支持与保障。最后,还将加强新业态金融支持力度,拓展中阿企业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合作,助力中阿科创、绿色等新业态经济的蓬勃发展。
护航科创与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如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了新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投资增长较快的领域集中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全球价值链密集型领域和绿色产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在活动中表示:“国际投资新趋势和价值链大调整对外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也看到在新形势下面劳动力成本优势等重要性不断在降低,新兴和绿色技术的优势,包括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支持、人才储备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李楠亦有提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越来越偏离轨道,可持续发展投资下降得非常厉害。在几个非常关心的领域,比如说海禁、水和卫生领域,我们的投资是有下降了30%左右,关键农业食品领域也有下降28%。
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刘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农业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减排固碳的潜力不容忽视。再生农业以实现土壤功能的再生为核心,旨在优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为长期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刘畅表示,嘉吉深刻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这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业农村领域节能降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不谋而合。为了更好地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嘉吉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据刘畅介绍,2023年6月,嘉吉在山西省运城市启用了嘉吉动物营养全球创新中心,致力于推进中国和亚洲的猪产业发展。同年,嘉吉还在浙江省平湖市启动了首个风味糖浆创新生产基地,面向快速增长的咖啡和茶饮市场,研发创新型饮料解决方案。
在第九届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马秀红表示,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修订印发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强调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五大领域三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件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20%左右,有望拉动上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举报 文章作者宋婕
相关阅读 氢能被纳入能源法,企业真正迎来春天《能源法》首次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中。
267 昨天 11:12 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资金导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71 11-07 23:33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56 11-01 12:50 可持续活动周丨艺康助力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从战略布局到实践与创新第一财经可持续活动周“汽车全产业链 ESG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讨会于艺康集团大中华区上海总部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为汽车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度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各方经验分享与合作探讨,对推动汽车产业ESG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6 10-31 16:24 多地争建“零碳港口”,专家称仍存在诸多障碍和挑战交通领域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炒股杠杆怎么弄,建设绿色港口,实现低碳、零碳转型任重道远。
316 10-19 18: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